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,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段:
冒充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电话、短信或网络通讯工具联系受害人,称其涉嫌洗钱、贩毒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,要求配合调查。
以核查资金流水、证明资金清白等为由,诱骗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 “安全账户”,或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,进而实施诈骗。
贷款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广告、电话推销等方式,声称可以为受害人提供低息、无抵押、快速放款的贷款服务。
要求受害人先缴纳手续费、保证金、解冻金等费用,以办理贷款手续。待受害人转账后,便消失无踪,或继续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交钱。
刷单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刷单信息,承诺给予受害人高额报酬,吸引受害人参与。
先让受害人进行小额刷单,支付货款后返还本金和佣金,让受害人尝到甜头。随后,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刷单,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,甚至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才能提现,最终导致受害人遭受巨额损失。
投资理财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、网络论坛等渠道,结识受害人并建立信任关系,推荐所谓的 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 投资项目,如虚拟货币、外汇交易、私募股权等。
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上进行投资,初期会让受害人获得一些小额收益,使其放松警惕并加大投资。当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,平台便会无法提现,或直接关闭,诈骗分子也随之消失。
冒充客服诈骗
诈骗分子冒充各大电商平台、快递公司客服,以商品质量问题、快递丢失等为由,联系受害人并提出退款、理赔等方案。
诱导受害人点击其发送的链接,或扫描二维码,进入虚假的退款理赔页面,要求受害人输入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,从而盗刷受害人银行卡资金。
杀猪盘诈骗
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高富帅、白富美等身份,与受害人建立恋爱或亲密关系,获取其信任。
逐渐向受害人介绍自己的 “投资项目” 或 “赚钱方法”,诱导受害人参与其中,最终骗取受害人大量钱财。
校园贷诈骗
针对在校学生,诈骗分子打着 “低门槛、无抵押、快速放款” 的旗号,吸引学生借贷。
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、利息等费用,使借款金额不断滚雪球式增长。一些诈骗分子还会采取威胁、恐吓等手段,逼迫学生还款,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。
冒充领导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,冒充其领导或上级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与受害人联系。
以资金周转、送礼办事等为由,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汇款。由于受害人对领导的信任,往往容易上当受骗。
总之,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且不断更新换代,人们需保持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,避免遭受诈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