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,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。为了有效防范此类风险,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,金融监管总局特此发布本风险提示,提醒大家提高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。
提高警惕,识别常见诈骗手法
虚假投资理财骗局
不法分子常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或项目吸引投资者。一旦资金到账,骗子便消失无踪。因此,在选择投资渠道时,务必选择正规金融机构,并仔细核实其资质和背景。
冒充公检法诈骗
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机关、检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员,声称受害者涉嫌违法活动,要求配合调查并提供银行账户信息。请记住,真正的执法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转账汇款,请直接联系官方机构核实情况。
网络购物退款诈骗
骗子伪装成电商平台客服,以商品质量问题或订单异常为由,诱导消费者点击钓鱼链接进行“退款操作”。在遇到类似情况时,请登录官方网站查询订单状态,避免泄露个人信息。
及时采取应对措施
迅速报警
遭遇诈骗后,第一时间拨打当地报警电话(如中国大陆的110),简要说明被骗经过。随后携带相关证据前往最近的派出所报案,确保警方能够及时启动调查程序。
保存证据
保存完整的证据链是追回损失的关键。请保留与骗子的所有沟通记录、交易凭证、支付截图等材料,以便为后续的调查和诉讼提供支持。
冻结账户
立即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账户,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。同时修改所有可能被泄露的账户密码,关闭设备上的网络连接,避免进一步的数据传输。
向监管部门举报
访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或其他相关监管机构的官方网站,如实填写案发时间、地点、经过以及受害情况,并上传之前保留的所有证据材料。提交举报后,系统会生成案件编号,并提供进度查询功能。
增强防范意识
谨慎点击链接
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,尤其是在收到陌生人的消息时。对于可疑链接,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官方渠道验证其真实性。
核实身份
接到类似电话或消息时,直接联系官方客服核实身份,不要透露任何个人敏感信息。正规机构通常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索要个人信息。
选择正规平台
优先选择大型、有良好口碑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;仔细核对网址是否正确;查看商家资质和用户评价。对于高回报承诺的投资项目保持警惕,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;了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,避免盲目跟风。
总之,面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,fa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。通过提高防范意识和掌握必要的应对技巧,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,享受更加放心的网络生活。